中国储粮的敌人密封包装的大米为何也
为什么密封包装的大米里也会生虫?这虫是从外面钻进去的,还是大米里产生的?生了虫的大米还能吃吗?中储粮的粮仓里储存了那么多大米,该怎么预防长虫呢?
有这样一种虫子,每年能破坏几十亿斤的粮食,白花花的大米在它们的糟蹋下变成了糟糠,这种虫子大家都见过它的学名叫米象。
其实这种虫子的学名叫做“米象”,又被叫做米虫、谷牛。米象的成虫很容易分辨,它们的全身黝黑,在白色的大米里非常显眼。这些米象究竟是怎么来的呢?在购买大米时明明没有米象啊!怎么过了一段时间会生出这么多呢?
其实我们在大米里经常看到的黑色小虫是米象的成虫,米象属于鞘翅目象虫科,它的一生要经历三个阶段,卵-幼虫-成虫。米象的卵非常小,只有0.5~0.7mm。这些卵呈现出米色,混在大米中,以人的肉眼很难察觉到,只有放到显微镜下才能发现这些卵的存在,所以我们平时买的大米并不干净。
其实这也在所难免,因为米象早在稻谷抽穗灌浆时期就已经把卵产进了谷粒中,这个时候稻谷的米粒很软,容易被寄生。除此之外,米象成虫能凿开坚硬的米粒,把米粒的内部掏空然后将卵产进米壳里。
米象的寿命其实很短,成虫只能存活20~50天,但是在这几十天的时间里,米象成虫都可以产卵,一只米象可以产下颗卵,在米堆里米象没有天敌,种群的数量会呈指数级增长。每年我国都有上亿斤的大米被米象吃掉,有几十亿斤的大米被米象糟蹋成糙米。
被米象糟蹋过的大米还能吃吗?人要是不小心吃下了米象会中毒吗?其实米象糟蹋后的大米,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,一般来讲是可以食用的。米象这种虫子虽然看起来很恶心,但是它其实是很干净的,体内也不会携带任何的病菌,就算吃到人的肚子里也不会有任何问题。
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,粮食非常珍贵,当时生产队煮大锅饭时并不会把米象挑出来,直接放锅里煮。饭煮熟后村民会将米象与饭一起吃下肚,米虫再小那也是肉啊,还能补充一些蛋白质!现在生活越来越好,人们对于米象的容忍度就越来越低,中储粮被米象糟蹋后产生的碎米一般都用来喂猪。
虽然米象本身没有毒,但是被米象啃咬过后的米粒因为外部的米油膜破裂了,很容易导致发霉,发霉的大米是坚决不能食用的,上面很可能含有黄曲霉素,这是一级致癌物质。因此,一旦发现大米里有米虫,就要赶快吃掉或者处理掉,时间长了大米就要长霉了。
如何防止米象的滋生,一直是世界各大储粮集团面临的一个难题。目前我国中储粮采用的方案是在大米中添加熏蒸物质,用熏蒸法杀灭米虫是一种很好的手段。中储粮的熏蒸剂一般是磷化氢,少量的磷化氢掺入大米中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,也不会改变米饭的口感,这些磷化氢可以杀死米象的幼虫阻碍米象的繁殖。不过普通人毕竟接触不到磷化氢,也控制不好熏蒸剂的使用量。
在米袋打开后,磷化氢也会挥发掉,这时我们该如何预防米虫的滋生呢?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天然的杀菌剂,而这种杀菌剂我们厨房里就有,例如大蒜、干辣椒、八角等调料。这些调料都会向外散发气味,大蒜里有大蒜素,辣椒里有辣椒素,这些物质混入大米中也可以杀死米象的幼虫和虫卵。
小伙伴们可能觉得这种方法并不好,毕竟大蒜和辣椒很可能会改变大米的味道,谁也不想煮出来的米饭带着大蒜味。
其实想要杀死米象的幼虫,我们还可以采取晾晒法,这就要求家里得有个能晒到太阳的阳台。米象的产卵季节一般集中在8~9月份,这个时期如果家中有许多大米,可以把这些米摊放到太阳光下,高温和紫外线能让米象迅速死亡。
除了高温法以外,购买大米后也可以将它放进冰箱里。研究表明,米象具有越冬的特性,在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,米象会停止一切活动包括繁殖和进食,它们的身体会进入休眠状态,这样一来米象的数量就会被控制。
米象这种虫子还有一个神奇的技能,它们在遇到危险时会装死,这有点像七星瓢虫,如果你看到一个米象在地上爬,用手轻轻碰一下它就会倒下,这个老六的演技非常高,千万不要被这种表象所迷惑。
如果家里的米缸或者米袋里发现了一只米虫,那么不出意外的话,只要一个月你就会收获一堆米虫。米虫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繁殖速度很快,广东地区的米虫一生可以繁殖7代。如果发现米虫不及时处理,一个月以后它的家族就六世同堂了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ls/6598.html